找到相关内容79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好德

    消耗福报,而且享受五欲的感官快乐,这是很肤浅而很短暂的,享用过的财物永远不能再属于自己。只有把财物施舍在适当地的地方(佛经上叫做“福田”),取之于社会,用之于社会,那么财物才具有永恒的意义,而不致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1554199.html
  • 佛使比丘:世间充满着什么

    就一点也不苦了。 要充分了解世间和构成世间的任何东西,本身并不是苦,是人们起了执著才有苦,如果没有执著就无苦。因此不可以说生命是“苦”或“不苦”,若只说“生命是苦”,那么是太肤浅,且太过简化了。 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1575313.html
  • 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养主见

    的成就估计很肤浅,不稳定,完全从属于别人的评价。因此,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,切忌以怀疑或否定的语言对孩子说话,如“你看×××做得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07553084845.html
  • 空海的文镜秘府论与文心雕龙的关系(下)

    ,(文史通义文理篇)却远非文镜秘府论所能及,杨守敬评其“或涉肤浅,一,或且就是指这方面说的吧!  但是,尽管文镜秘府的内容有些矛盾之处,或涉及肤浅之处,然而它对诗文声病的评述,尤其平头、上尾、蜂腰鹤膝诸说,宋书虽有称引,而少实例,近代已不知究竟,而空海能举诗疏证,自有其历史的价值。不能以其是为童蒙说教的书,或涉肤浅,就把它摒除于文学批评史范围之外了。   摘自《内明》第4期 ...

    黄锦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4365465.html
  • 佛与道的感触

    本位主义,竟是是肤浅的见识。印度来的佛,才是正统,中国原有的道是“外道”?这是肤浅的见识!  佛与道,同样是以灵性去体会宇宙的至上意识。其实――  佛――宇宙至上意识的别称。  道――宇宙至上意识的别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3860929.html
  • 永怀导师谈传承——期待“人间佛教”的行动巨人!

    也带来宏法的全新契机!   3)中国传统价值的逐渐式微,肤浅资本主义的全面入侵:台湾本是以中国文化为本,兼容日本及欧美价值的社会。国民党失去政权后,官方推广“儒家”为本的思想教育的力量式微,民进党...也因此失去基础。年轻人上焉者汲汲于读书及自己的嗜好,缺乏理想是普遍的现象,下焉者浸淫于肤浅的洋流、日剧、韩流中,迷醉在流行文化、声色享受之中浑噩度日,等而下之则作奸犯科成为社会的隐忧!   4)西方...

    黄崧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4889271.html
  • 祛疑解难 开启迷蒙 —大佛寺“佛法交流讨论班”活动记实

    对佛法的了解都较肤浅,乃至将一些邪知邪见误认为是佛法。同时他们在修学过程中也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和困惑,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和不幸,往往茫然不知所措,很易迷失方向,甚至走向极端。如何把广大信众引向正道,...

    邓慧灵

    |大佛寺|图书馆|交流讨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12/2005512224.html
  • 子宫癌与前世淫杀业的因果

     因此,真正的信仰,是建筑在——体认这一心灵可以获得真实解脱的深信上,而不是建筑在——相信感应可以完全救渡我们的肤浅信仰上。   如果因为真诚的信仰,而带来一些逢凶化吉的感应和庇护,那是我们所可“...

    无垢净光 著

    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413417521.html
  • 天天念佛佛不烦 赞谤皆成佛种子

    常这样说:“你们一天到晚念佛,阿弥陀佛难道不烦吗?如果一直喊我肤浅的名字,不是觉得很烦吗?”事实上念佛的道理并非如此。一直喊某人的名字,那是存心捣乱;而念阿弥陀佛是以至诚心求阿弥陀佛来救苦救难。用心是...

    妙莲老和尚讲述

    |念佛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2132318690.html
  • 人到中秋

    超然物外。其实这不过是肤浅的见空,不是真空,实在是五十步笑百步。   祖师明确告诉我们要证得一切不空,要成就自己的那一片净土。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,我们不能白来,就是要追求美好的未来;我们就是要实现宏远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明一|美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20052918063.html